達爾文認為是持續不斷發生的隨機變異逐漸積累,最後形成了新物種,那麼可以想象,物種是漸變式進化的,生命由低級到高級依次出現,這個過程發生的時間應該拉得很長。然而情況並非如此。地球誕生於約46億年前,但物種卻不是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跨度內逐漸出現的。化石證據表明,幾乎所有重大生物類群,都是在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在短短幾百萬年時間內一下子突然間冒出來的,這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這是一次生命的壯麗綻放,其規模之大絕對超乎想象,甚至那時候生物的種類,比現在還要多得多。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生物門類,在寒武紀幾乎都能找到;而那時有的生物,有多達20個門現在已經消失了! 如此眾多的生物種類在短暫的時間內集體亮相,這種現象怎麼用進化論來解釋呢?它更像是大自然一次狂放的實驗,是造物主對於物種的集中投放,其中大部分都是不成功的試驗品,不久後就滅絕了,隻有少數存活下來,成為後來所有物種的祖先。
進化論錯了嗎?生命演化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造物主在集中製造生命嗎?
5. 為什麼會發生“宇宙大爆炸”?
總體來說,當前在學術界還是“唯物論”的天下。唯物論者們最希望看到世界是無限的、永恒的,因為他們堅持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但卻沒辦法合理解釋,作為世界本原的物質它自己又是從何而來的。所以假如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宇宙中,那麼物質就是永恒的存在,也就不需要回答物質如何起源的問題了。
然而唯物論者們的美夢,被“宇宙大爆炸理論”打破了,我們來看看這一理論是怎麼回事。
1666年,牛頓發現白光其實是一種複合光,它在通過三角形棱鏡時,能分解成彩虹一樣的多種顏色,這種現象叫做“色散”,分開的單色光依次排列而成的光帶叫做“光譜”。後來人們將望遠鏡聚焦在一個單獨的恒星或星係上,觀察從那裏射來的光線的光譜,根據“多普勒效應”,通過分析這些光譜,可以確定這些星體相對於我們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是在朝著我們而來,還是在離我們而去。假如它們在離去,那麼我們接收到的光,波長將較長,光譜會向紅端移動,這叫“紅移”;反之則會向藍端移動,叫“藍移”。20世紀20年代,當人們利用這一原理來觀察那些遙遠星係時,原本預料會發現同樣多的紅移和藍移光譜,因為那時以為星係是隨機運動的。然而事實出人意料,在對銀河係外的其它星係進行觀測時人們發現,除了少數離我們最近的星係外,幾乎所有河外星係都表現出紅移來,它們都在離我們而去,而且離得越遠的星係,離開我們的速度越快。
這一現象應該如何解釋?為什麼幾乎所有的星係都在遠離我們?人們想到了一種可能:宇宙不僅是有限的,而且正處在不斷的膨脹之中,所以宇宙空間的任何兩點都在相互遠離。這一想法促成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誕生。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然後出現了爆炸式的膨脹,生成了眼前這個廣袤的宇宙。宇宙膨脹的趨勢一直延續至今,它就像是一個從那時一直被吹到現在的氣球。這一理論令人匪夷所思,然而科學家們拿出了有力的證據。大爆炸理論預言,宇宙誕生時大爆炸的餘波,至今應仍在宇宙中回蕩。結果1964年美國天文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偶然中發現了宇宙背景微波輻射,證實了這一說法。這個發現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後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了大爆炸理論,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個奇怪的理論。這一理論表明,宇宙有起始,極可能也有終結,並不是永恒的存在。
在大爆炸理論中,存在一些很容易讓人誤會的問題。
第一個是“奇點”。說到奇點,許多人很自然地就會認為,奇點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點。但現在也有很多人認為,所謂的奇點其實隻是一個起始的時點,一個界限,而不是具體的實物,它指的是宇宙誕生的那一個瞬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