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論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於物質實在性的懷疑。“不確定性原理”說,粒子是不確定的,假如它是實在的東西,怎麼可能沒有確定的狀態?“互補原理”說,在你看的時候,它是粒子,不看的時候,它會變成虛無縹緲的波,實在的東西可能這樣麼?
宇宙大爆炸理論更是直接否定了唯物論。在宇宙誕生之前什麼也沒有,沒有時間、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假如物質是真實的,那麼在宇宙誕生之前它們到哪裏去了呢?怎麼可能憑白無故變出個真實的宇宙來?
事實上,許多現代頂尖的科學家已經在懷疑。前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現任中科院院士朱清時教授,就曾經
作過一個叫做《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的演講,公開否定唯物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來看看。
或許會完全違背你的經驗和常識,或許會讓你一時難以接受,但我們還是要問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的感官接收到的信息靠得住嗎?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嗎?
10.人類的意識從何而來?
人類的終極問題也許隻有兩個,生命的奧秘是其中之一。
仰望星空,廣袤而神秘的宇宙讓人目眩神迷,輕易地就能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和想要探個究竟的好奇。然而宇宙最大的神奇之處並不在於它的浩瀚,而更在於其中竟然能夠誕生出具有自主意識的生命。
在生命的所有特征中,精神是最為神秘的。精神是什麼東西?這個問題已經困惑了人們太久太久。在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認識到,精神和其它所有存在的東西都不一樣,它具有一些很奇怪的特征。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隻要是存在的,比如空氣、輻射、電磁場這些以前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現在都可以進行計量和測量了。唯獨精神,我們雖然明明知道它的存在,卻無法對它進行感知和測量。
正是因為精神的這一特征,人們在對於它的認識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在哲學上唯心與唯物的爭論由來已久。唯心論一般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精神創造了物質,在決定著物質;而我們所接觸到的唯物論,通常以“意識”這個詞來代表“精神”,它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隻是大腦的機能,是物質的產物,物質在決定著意識。
生命為什麼會有意識呢?這個古老的問題,至今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早在6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相信靈魂的存在,認為人死之後會在另一個世界——陰間複活,所以要把屍體製作成不會腐爛的木乃伊,以便讓它在地下與靈魂重新結合。這說明當時人們就已經開始用靈魂來解釋意識的存在了。
相信這種說法的人認為,在生物身上具有兩種不同性質的東西,一種是以物質形式存在的軀體,另一種是以精神形式存在的靈魂。造物主在創造生命時,同時創造了它們的軀體和靈魂,靈魂是生命擁有意識的緣由。
類似這樣的觀點在哲學上被稱為“二元論”,因為它認為世界上同時存在著精神和物質兩種東西;而不管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都認為隻存在一種東西,另一種是由它派生出來的,所以都叫“一元論”。
人類存在靈魂的說法,在曆史上流傳了幾千年,隻是在最近幾百年間,科學的興起促使人們逐漸否定了這樣的說法。
十七世紀英國的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就開始提出這樣的觀點:自然界所有的現象,包括人和動物,都是由物質的分子組成的,甚至連人類的意識也是由人腦中的分子運動產生的。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家J.O.拉美特裏更是直接提出了人就是一台肉體機器的思想,他在《人是機器》一書中說,就像人的腳有肌肉可以行走一樣,人腦也有肌肉可以用來思考。
工業革命後,機器的構造變得複雜起來,功能也越來越強大。於是一些人想,也許當機器的結構複雜到一定程度時,就有可能出現意識這樣的功能。到了十九世紀,德國的唯物論者就根據這一邏輯,說意識隻是大腦的機能(機器的功能),思想與腦袋的關係就像是尿液之於腎髒、膽汁之於肝一樣。
人的意識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是人腦這台複雜機器的正常功能,還是因為靈魂的存在造成的?假如是前者,那麼隻要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是可以進行科學驗證的。但假如是後者,那麼科學無法進行驗證,因為感官感知不到靈魂,我們無法證明它存在與否,隻能通過思維推導來進行判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