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氧循環在1500萬度左右就開始啟動反應,兩位科學家因此而獲得了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家。
▲轉了一圈,碳12還是碳12,但是這個循環相當於把4個質子(氫1原子核)變成了一個α粒子(氦4原子核)。碳
等一等,前麵不是說了嗎?
宇宙大爆炸隻“轟”出了氫氦鋰三種元素,最早的碳氮氧從哪裏來的?
這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啊,這是根本沒有雞蛋也能生出小雞的問題啊!
這問題科學家們早就想到了,就在1938年稍晚點,貝特和克裏奇菲爾德就發現了另一條核反應路徑:質子-質子鏈(p-p鏈)。
原來,在沒有碳氮氧的情況下,氫核(質子)也可以聚變。
p-p鏈有好幾種分支,主流的p-p鏈分三步走:
1,兩個氫核(質子)碰撞生成一個氘核,釋放出中微子和正電子
2,這個氘核與另一個氫核碰撞生成氦3,
3,兩個氦3碰撞,生成一個氦4核和兩個氫核。
p-p鏈在400萬度就可以啟動,我們的太陽中主要是p-p鏈反應,碳氮氧循環隻占1.4%。
而在超過1.3倍太陽質量的恒星內部,碳氮氧循環才會占據主導作用。
▲質子-質子鏈(p-p鏈)
從p-p鏈這個反應路徑,可以看出來三個推論:
1,氘比氫更容易發生核聚變反應。大爆炸也生成了很多氘,對宇宙中氘含量的測定,表明宇宙並不是無限年齡,這從另一方麵也印證了大爆炸理論的成立。
2,氦3也是理想的核聚變材料,為什麼月球那麼讓人心馳神往啊?
3,鋰在宇宙中的豐度卻比氫和氦少的太多,不成比例,這被稱為“宇宙學鋰差異”。更讓天文學家感到奇怪的是,老恒星裏的鋰很少,反而是一些年輕的恒星裏的鋰更多。
▲2009年的科幻片《月球》,主人公就是在月球上開采核燃料——氦3
研究了質子-質子鏈後,就容易理解:鋰會和氫核反應結合生成兩個氦原子,這種核反應隻需要240萬度就可以發生,而這是很多恒星都可以輕易達到的溫度。
好了,鋰元素第一個被排除了。
▲由於鋰的這種核反應性能,太陽上鋰的豐度甚至比地殼裏還要少。
就這樣,恒星中的氫以這些路徑不斷聚變成氦,由於氦比氫重,所以形成一個氦的核心。
然後呢?
當一顆恒星核心中的氫快耗盡時,它就會開始坍縮,直到中心溫度上升到一億度,氦核開始發生聚變,兩個氦核聚合成鈹8,可惜鈹8半衰期太短,很快又衰變成兩個氦核。
如果在“短命”鈹8僅有的壽命時間內,又一個氦核撞上了它,就有機會發生核反應,變成碳12。
這個總反應相當於三個氦核(α粒子)聚變成一個碳核,因此這個過程叫做“3α過程”。
▲“3α過程”:第一步是可逆的,在正巧碰到第三個氦原子的時候,才會生成碳12
在《流浪地球》中,就是大劉的幻想,讓太陽提前進入了這個階段,太陽開始變成一顆紅巨星,最終發生一次氦閃爆炸。
在這期間,“3α過程”極其迅速,恒星中心60-80%的氦在幾秒鍾內全部變成碳,產生的能量幾乎在瞬間輻射出來,讓這顆恒星的光度達到正常太陽的一千億倍,幾乎和銀河係的亮度一樣。
好了,回到化學元素。
通過“3α過程”元素製造生產序列直接從2號元素氦跳到了6號元素碳。
鋰的問題之前說過了,鈹的劣勢在這個過程裏也表露無遺,鈹8半衰期太短,隻是這個過程的中間產物,較穩定的鈹9不在這條反應路線上。
硼更慘,根本就不在這條反應路線上。
那宇宙中的鈹和硼是怎麼來的呢?它們來自宇宙射線,也就是說,完全憑運氣。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