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雲雨(青山一道同風雨是誰寫的)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近段時間,這句詩很火。原因是,它在中國的唐詩裏停泊了一千多年,已接近沒人知道的地步,但日本人卻把它貼在支援武漢的物資上,讓人們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古文化的理解和應用甚至超過了是中國人自己,引發了不少感歎,甚至,讓很多網友感到“深感痛心”。與之相伴的還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等。
先來介紹一下詩作者王昌齡。很廢話地說他的唐朝人,也很廢話地說他的詩寫得太好了,隨便拎出來幾首大家都會背: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但是,要問這“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還真有些不知道。
沅水通流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詩題為《送柴侍禦》,是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意思是:沅江的波浪連接著武岡,送你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日本人把後二句貼在支援武漢的物資上,給用“活”了,用得真好、真妙、真有文化。網友們針對這句詩展開的話題無非兩層意思:1.中國人怎麼就不會用呢?2.其他國家為什麼就不會用呢?比如韓國等,也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
我們先把“比如韓國”這個問題的尾巴解決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不會用,而是用法不同。韓國人的用法是拿來主義,而且一定要拿成自己的,即使拿不成自己的也死不認賬。比如:“孔子是韓國的”、“端午節是韓國的”等等,還拿這些東西去申遺,雖然失敗了,但仍然不甘心。在這方麵,中國人應該都有領教。
中華文化的輸出,曆史久遠,地域寬闊。活著的是文化,死了的是文物。在學界有這們一句話:漢唐文化看日本,明清文化看韓國,民國文化看台灣。學者們為此很擔憂,說是中國文化的在中國大陸的斷層令人心痛。對此,我們說,中國的文化不管走到哪裏,都是中國的文化,到日本也是中國的文化,到韓國還是中國的文化,而台灣更是祖國不可侵害的一部分,所以,沒有必要對此過多憂慮,但斷層確實是不應該的。
繞道說說魯迅。《魯迅論語文改革》一書原文開篇便是這八個字: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對此,魯迅解釋說:“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後來,又不止一次地提及漢字的弊病。
——比如,在《漢字和拉丁化》中寫道:“不錯,漢字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但我們的祖先,比漢字還要古,所以我們更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為漢字而犧牲我們,還是為我們而犧牲漢字呢?這是隻要還沒有喪心病狂的人,都能夠馬上回答的。”
——比如,在《關於新文字》中寫道:“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裏麵,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隻有自己死。”
魯迅說這寫些的時候,有一個曆史背景——新文化運動。為了能使“運動”徹底,無論如何,在今天看來都有些極端、過頭了,但這也是我們這個民族中某些群體的“個性”,說他們是崇洋媚外仿佛還不到位,這就像當下我們讓孩子的國語沒學好,就拚命地學習英語;放著本國那麼多傳統的節日不過,就拚命地洋節一樣,像聖誕節、情人節什麼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