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辟疆生氣不已,說道:"對主人傲慢,這是失禮;靠地位高貴來看不起別人,這是無理。失去了這兩方麵,這種人是不值得為伍的傖父罷了!"就把他的隨從趕出門去。
王獻之獨自坐在轎子裏,左顧右盼,隨從很久也不來。然後叫顧辟疆派人把他送到門外,對被轟出來的事情坦然自若,置之不理。
舉體無饒
範啟給郗超的信寫道:"子敬全身幹巴巴的,即使扒下他的皮,也沒有一點豐滿光澤。
"郗超說:"全身幹巴巴的比起全身都是假的,哪樣好?"範啟本性矯揉造作,絮煩多事,所以嘲笑他。
管中窺豹
王獻之隻有幾歲大的時候,曾經有一次觀看門生們玩樗蒲,看出雙方的勝負,就說:"南邊的要輸。
"仆人們見他是個小孩,瞧不起他,說道:"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裏看豹,隻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
王獻之說:"我是遠慚荀奉倩(荀粲),近愧劉真長(劉惔)。"(荀粲、劉惔二人從不與下層人接近)就拂袖而去。
十八口大缸
王獻之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後,突然伸手去抽王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
王羲之誇讚他:"此兒後當複有大名。"
十來歲時,他自認為字寫得不錯了。一天,他去問父親:"我的字再練三年就夠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搖著頭說:"遠著呢!"獻之又問:"那,那五年呢?"母親的頭仍舊搖著。
獻之急著追問:"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練好字呢?"又問道:"父親,大家都說您的字寫得好,那有什麼秘訣?"
王羲之看看兒子,心想這書法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怎麼可能入人眼目呢。
於是他走到窗前,指著院內的一排大缸說:"你呀,寫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穩腿呢!"王獻之聽了心裏很不服氣,暗自下決心要顯點本領給父母看。
於是他天天按父親的要求,先從基本筆畫練起,苦苦練了五年。一天,他捧著自己的"心血"作品給父親看。
王羲之沒有作聲,翻閱後,見其中的"大"字架勢上緊下鬆,便提筆在下麵加一點,成了"太"字,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心中有點不是滋味,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母親則仔細地揣摩,許久才歎了口氣說:"我兒字寫了千日,惟有一點似羲之。"獻之走近一看,驚傻了!
原來母親指的這一點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麵加的那一點!獻之滿臉羞愧,自感寫字功底差遠了,便一頭撲進書房,天天研墨揮毫,刻苦臨習。
聰明的王獻之深深的體會到寫字沒有捷徑,隻有"勤"字。
不知又經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的書法大有長進。後來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書法家,與父齊名,並稱"二王"。
人物生平
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為王羲之第七子。他少負盛名,高超不凡,放達不羈,雖終日在家閑居,但形貌舉止並不顯得懶散,才華氣度超過時人。
他曾與兄長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訪謝安,兩位兄長多談世俗事,王獻之隻隨便說了幾句問候寒溫的話。
離開謝家後,客人問謝安王氏兄弟的優劣,謝安說:"小的優。"客人問原因,謝安回說:"大凡傑出者少言寡語,因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 後娶郗曇之女郗道茂為妻。
王獻之最初出任州主簿、秘書郎,後轉任府丞。被挑選為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的駙馬,屢辭不得,遂與郗道茂離婚。
謝安十分敬愛王獻之,請他擔任自己的長史。
太元五年(380年),謝安因功進拜衛將軍,王獻之仍擔任其長史。不久,授職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征拜入朝擔任中書令。
太元十年(385年),謝安病逝後,有關他的封贈禮儀在百官中存在著不同意見,隻有王獻之、徐邈共讚謝安對朝廷有忠心與他所建立的功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