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美譽,嶽陽樓為“江南三大名樓”(其餘為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之冠,是“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天下第一樓"。
嶽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盔頂建築。
嶽陽樓為江南三大名樓之冠。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奉命鎮守巴丘,操練水軍,在洞庭湖接長江的險要地段建築了巴丘古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魯肅在巴陵山上修築了閱軍樓,用以訓練和指揮水師。閱軍樓臨岸而立,登臨可觀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盡收眼底,氣勢非同凡響,這座閱軍樓就是嶽陽樓的前身。
滕子京被貶至嶽州,當時的嶽陽樓已坍塌,滕子京於慶曆五年在廣大民眾的支持下重建了嶽陽樓。樓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畫了一幅《洞庭晚秋圖》和一封求記書寄給當時的大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範仲淹,請他為樓作記。當時範仲淹正被貶到河南鄧州戌邊,見其書信後寫下了《嶽陽樓記》。
嶽陽樓的建築特色,嶽陽樓為四柱三層,飛簷、盔頂、純木結構,樓全樓高達25.35米,平麵呈長方形,寬17.2米,進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簷柱,頂起飛簷。彼此牽製,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
嶽陽樓內一樓懸掛《嶽陽樓記》雕屏及詩文、對聯、雕刻等;二樓正中懸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書法家張照書寫的《嶽陽樓記》;三樓懸有毛澤東手書的杜甫《登嶽陽樓》詩詞雕屏,簷柱上掛“長庚李白書”對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嶽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獨特的盔頂結構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設計技能。
七、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
馳名中外的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縣西北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對少室山,群山環峙,眾峰聳立,溪水環流,林木茂盛,景致幽雅。佛教界稱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譽為禪宗的“祖庭”。因其位處少室山林中,故稱少林寺。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落跡傳教而建造的。因寺座落於少室山陰的叢林之中,故名。正如清景日眕《說嵩》雲:"少林者,少室之林也"。 跋陀到少林寺後,長住於此傳授小乘佛教。不乘是以自解脫為目的的早期印度佛教。當時前來少林寺求法的達數百人,高足弟子有慧光、僧稠等人。跋陀傳法之後,傳燈轉移,並不繼續發展。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漂洋過海到中國,途經廣州、南京,然後北渡長江來到少林寺,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禪宗,寺院逐漸擴大,僧日益增多,少林寺名重一時,成為禪宗祖庭。
禪宗是佛教的一派,禪是梵語"禪那"的略稱,即安定、止息雜慮的意思,其宗旨是"明心見性,一切皆空"。禪宗修道的禪法稱為"壁觀",就是麵對牆壁靜坐修行。達摩曾在少林寺後五乳峰上的石洞裏終日麵壁了九年,由於年深日久,身影投於石上,留下千古傳頌的"麵壁石",現在少林寺內還有達摩的麵壁影石。達摩在少林寺修行多年,並於北魏天平三年傳法於慧可,從此禪學在少林寺落跡流傳。
南北朝時,佛教盛行,佛寺遍天下,北周武帝時采納元嵩"定教先後"的建議,於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下令禁止佛、道二教傳流,當時少林寺也不能幸免,僧眾流亡嚴重。北周大象年間,靜帝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複行佛、道二教,並重整少林,同時將少林寺改名為陟岵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