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
以上所說的史料,都是正史,可其中也有相互矛盾之處,所以大家對朱允炆的解決就有更富傳奇色彩的說法。
野史的說法,普遍為建文帝逃出了南京城清朝夏燮對張廷玉在《明史》中含糊其辭的說法非常不滿,他在《明通鑒》中寫道:
“既雲‘帝不知所終’,何以下文又有‘出帝後於火中’之語,未免上下矛盾。”
於是,夏燮進行了修改:
“上(建文帝)知事不可為,縱火焚宮,馬後死之。傳言:帝自地道出,翰林院編修程濟、禦史葉希賢等凡四十餘人從。”
明清兩代的文人學者認為“帝不知所終”的大有人在,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史彬仲的《致身錄》及程濟的《從亡隨筆》。
由於文言文太長,這裏就不引用了,直接給大家簡單用白話介紹一下。
建文帝知道金川門失守後,長籲短歎,準備自殺,大臣們就勸他不如逃走,這時候有個太監跪下說,“太祖皇帝朱元璋駕崩前留下一個盒子,說有大難時打開,現在藏在奉先殿裏”。大家跑過去一找,果然找到了一個紅色的盒子,用兩把鎖鎖住。
打開盒子,裏麵有袈裟、帽子、鞋子,還有一把剃刀,有三本度牒(相當於僧人的身份證明),白銀十錠。最下麵是一封信,裏麵詳細說明了從哪裏逃出,走什麼路線,最後在什麼地方會合。
神奇的是,這三本度牒上麵寫好了名字,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毫無疑問,“應文”就是給朱允炆準備的,於是翰林院編修程濟拿起剃刀給建文帝剃了發。
大臣裏麵恰好就有一個叫“楊應能”的,對應了“應能”的度牒,於是也剃了發。還有一名監察禦史葉希賢說:“我的名字有個賢字,應賢肯定就是說我了。”也是也剃了發。
當時大殿裏有五六十人,都要跟隨建文帝,但人多了容易暴露,最後隻有九人跟隨建文帝逃出南京,過了不久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也到了,這樣一共是二十二人。
以上這個說法,看起來帶有很強的傳奇色彩,卻並非不可能之事。朱元璋深知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勢必引起諸王特別是燕王的不滿,可能引發宮廷政變(他的遺詔不準諸王前往京師哭臨奔喪出於同樣的考慮),預先為朱允炆安排退路,也在情理之中。
建文帝逃出之後,先是到了蜀地,而後又到了滇南,廣西,貴州等地,一直委身於各地的寺廟之中。
到正統五年,思恩知州岑瑛出行,有一名老僧當道坐曰:“我就是建文皇帝,遊方到了這裏,已經老了,跑不動了,請你把我的骸骨送回故鄉吧。”岑瑛大吃一驚,急忙將事情層層上報,到了皇帝朱祁鎮那裏,派太監去查看,結果還沒到,那老僧就死了。屍體運回北京後,“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
就連明朝人寫的史料中,也大部分認為建文帝並沒有死,而是逃出去了,《皇明資治通紀》成書於嘉靖三十四年,鄭曉《吾學編》也成書於嘉靖年間,他寫的《建文遜國記》也持此觀點,由於篇幅較長,就不一一引用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原書。
朱棣的真實想法朱棣公開宣稱建文帝已死,當然是為了體現他繼位的合法性,但實際上,他的心裏也不相信這一點,而是一直暗中派人尋找。
為了找到建文帝,除去這個心腹之患,朱棣派了一名名叫胡濙的親信,以尋訪道教的張三豐為名,遍行天下州郡鄉邑,但是一直沒有找到。
後來朱棣有聽說建文帝坐船出海逃亡了,於是又派遣身邊的宦官鄭和多次下西洋,名義上是為皇家采買物品,其實還是暗中尋找建文,但依然沒有任何結果。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胡濙頒禦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胡)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而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明史·胡濙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