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運輸的通達與經濟的發展是脫不開關係的。在古代,因為缺少大型基建設備,修路耗費的人力和物力都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古代的帝王便把運輸的主力放在了河運上麵,由河運來保證南北經濟的交流,這也是古代運河被挖掘出來的原因。那麼世界上第一條運河是哪一條呢?
京杭大運河簡介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曆經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世界上第一條運河,與長城、坎兒井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係,主要水源為南四湖(山東省微山縣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裏。
1、運河開鑿背景
隋王朝在天下統一後即做出了貫通南北運河的決定,其動機已超越了服務軍事行動的目的,因為此時天下已統一。隋開運河有經濟方麵的動機。中國古代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400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衝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為全國經濟重心。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係,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或是北方邊境。
2、建設過程
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漫長的歲月裏,經曆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最後一次的興修完成才稱作“京杭大運河”。
3、沿岸風俗
運河水不僅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船隻,而且孕育、滋潤著沿岸的運河兒女、運河城市。運河邊的建築,如會館、河埠、碼頭、橋梁、船閘及漕運衙門等都是為在實際生產中使用而建。運河邊也有很多民風民俗透露著務實之魂。如江蘇淮安的運河漁民的“交船頭”“汛前宴”“滿載會”等習俗。運河生產過程中也創造了許多與生產相關的藝術,如大運河號子。有河工號子,是挑河、抬土、築堤、下樁、打夯中所唱的。這些號子或粗獷簡樸、或蒼涼雄勁,一方麵可以鼓舞精神,另一方麵可以組織指揮集體勞動,如山東的《抬土歌》。
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就開始修建,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曆史了,是秦始皇在位期間的傑作之一。目前京杭大運河部分河段因為淤泥堵塞已經無法通航了,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河段還承擔者運輸貨物的作用。這個世界上第一條運河滋養了沿河兩岸的居民,促進了沿河兩岸經濟的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