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寺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淩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
這道理本寺僧人卻也並非人人皆知,一個人武功越練越高之後,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會受到障礙。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
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克製。隻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方能練得越多,但修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諸般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按照掃地僧的“武學障”理論,在少林寺要想武功越高,就要佛法越深;佛法越深,就又不屑提升武功,兩者互相促進、互相製約,但以此推斷卻是無法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掃地僧還提到,不僅少林派有“武學障”的理論,其他門派的“知見障”與“武學障”大致相同,也就是說任何武功都無法達到最高境界。或許,這也是對“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另一種解釋。
社會不斷前進,武功水平本來也應該不斷前進。但人為劃定武功層次,即使武功本身很厲害,卻很容易固步自封,讓武功失去改進的空間,最後隻能逐漸喪失生命力。所以,這些武功絕學無一例外的走向衰落。
由此看來,人們說金庸小說中的武學與時間成反比關係,朝代越靠前,武功越高;朝代越靠後,武功越弱,並不是沒有道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