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個國家除了常常將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一番比對以外,國內人口的平均壽命也常常作為比較的對象。這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往往隻能代表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但是國內人口的平均壽命卻可以代表國人真實的生活環境。那麼202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究竟如何呢?
壽命延長生活更健康在2000年至2020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健康預期壽命也從平均59歲增長到63歲。換言之,人們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活得更健康了。202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也達到了71歲。在中國,2016年整體預期壽命為76.4歲(男性75歲,女性77.9歲),健康預期壽命為68.7歲(男性68歲,女性69.3歲),在2000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72歲和65歲。
母嬰、兒童死亡和傳染病死亡減少全球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均取得了顯著改善。大多數孕產婦死亡是可以預防的。在全球範圍內,2014年-2019年,熟練醫護人員接生了81%的嬰兒。在中國,2018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9/1000,新生兒死亡率為4/1000;2010-2019年由熟練醫護人員接生率為100%,2017年孕產婦死亡率為29/10萬人。
慢病流行和死亡均增加令人揪心的是,相比上述傳染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導致的死亡改善速度更慢。盡管慢病引起的死亡率有所改善,但由於患病率增加,非傳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總人數正在增加,這種趨勢遍及全球所有人群。
醫療衛生資源和成本至關重要報告指出,充分的醫療衛生人力對於強大的衛生係統至關重要。2017年,隻有不到一半的世界人口能夠獲得基本衛生服務。40%多的國家每萬人口中隻有不到10名醫生,55%以上的國家每萬人口擁有不到40名護理和助產人員。在美洲和歐洲,分別每417人、每293人就有一名醫生;分別每120人、每123人就有一名護士/助產士。
可見,人類平均壽命這個指標可以代表一國各方麵的發展水平,醫院的覆蓋率,醫生的技術能力、醫療的水平、應對傳染性疾病的控製能力等。通過202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這個數據大家可以感受到,隨著世界的發展,人類平均壽命逐年提高,但是一些慢性疾病卻威脅著大多數人的生命,這說明人類在提高壽命的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健康狀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