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唐代詩人杜牧所作的巜清明》已傳頌千年,已至於我們一提起清明就想到是陰雨連綿,春寒料峭。然而今年的清明節卻是風和日麗,完全沒有杜牧所描寫的《清明》感覺。我們一家人早就計劃回鄉掃墓,天氣又好。回鄉的期盼在這一天將變成現實。開車一路狂奔,隻是希望早一些到達。沿途心情甭提有多美,一邊開車一邊欣賞久違的那山那水,一切都有莫名的親切感。大哥聽說我們要回早早就安排好了家鄉的美食,我們到時他早已等在酒店門口,侍我們停好車,也是中午近一點過了,立馬就去飯店享受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一碗豆花,幾盤小炒、一份鹽白菜肉片湯。大哥、二姐和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美食的感覺真好!吃飽喝足。去給父親上墳,到了墳前,點上香燭紙錢,同去的一家人分別向父親磕頭,希望父親在另一個世界裏安好、幸福。同時也期盼父親能保佑兒孫們平安、健康、快樂!或許是時代變了,如今的清明一點也沒有"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覺,除了舉行祭祀活動,亦把淸明作為踏青、郊遊,回鄉訪友的節日了。
接下來我們一行又到鄉下老家小壩分別給母親和爺爺奶奶上墳。由於幾位親人的墓地在離公路較遠的山上,我因有腳傷不能登山,車開到山腳的公路旁後,隻好讓大哥、二姐夫和我女兒爬山上去,我和二姐在山下遙拜。老家的公路路麵已變成了水泥路,路況比過去有很大的改觀,隻是車多了很多,會車時得小心翼翼,考驗駕駛技術。公路旁的小溪水依然在靜靜的流淌著,水還是那麼清澈,仔細看看還發現一群小魚在歡快地遊弋,溪邊的莊稼地裏,一個年近六旬的老大娘正在種玉米,上前和她聊起了家常,一問才發現原來是本家的遠房親戚,算起來還是我的侄兒媳婦呢。攀上親戚後,她非常熱情地邀請我到家裏喝茶。怕耽誤人家的農活,我婉拒了她的盛情邀請。但感覺到老鄉們的質樸善良依舊。在連聲道謝後與之作別,沿著河邊繼續前行,發現路邊櫻桃樹的果實仍是青色的,記得往年的清明老家的櫻桃已成熟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