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看古代小說或電影的適合,經常會聽到別人用一盞茶來計量時間。那古代一盞茶是多長時間呢?一般倆說一盞茶是指10分鍾或者是14.4分鍾。這個漢語詞語出自《僧祇律》,是古代時候人們常用的形容時間的量詞,下麵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一盞茶多是指14.4分鍾在古代時候人們常用一盞茶來計量時間,那麼古代一盞茶是多長時間呢?關於這個一盞茶的時間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10分鍾。古代時候人們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個月有四周,一周有7天,一天有12個時辰,一個時辰有八刻。一盞茶是10分鍾,一炷香是5分鍾。然後一分鍾有6彈子,一彈子有十刹那,也就是說一刹那就是指現在的一秒鍾。
還有一個說法是,古代時候人們用漏壺計時,一般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個部分。播水壺一般有2~4曾,上麵都有小孔可以滴水,然後滴入受水壺中,受水壺裏麵有立箭,箭上麵刻有100刻。一般一個晝夜24小時剛好是100刻,所以古代時候的科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鍾,一盞茶就是指一刻鍾,所以也就是指14.4分鍾。
現在大家都擁有手表或者是手機,想要看時間十分簡單,但是在古代時候並沒有這些方便的電子產品,能用來及時的擁擠也通常會比較簡單。比如一盞茶、一炷香等時間的計量,你可以具體去追究它的時間,也可以將它當做一個概數。
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香這個東西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很多人在用,主要運用於供奉菩薩、神仙等等,而在古代的時候那些寺廟裏的僧人基本上都是以冉一根香的時間來計時的,一般來說一天可以打11柱香的時間,其中不包括吃飯和休息,一炷香的時間大概在半個時辰的樣子......
一個時辰是幾個小時中國傳統的計時單位,是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每一個時辰也都對應一個生肖。那麼一個時辰是幾個小時呢?現在是24小時製,十二時辰等於二十四小時,也就是說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