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時期各種學術流派蓬勃發展,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麵,知名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等,還有與之齊名的名家,它被司馬談看作是“六家”之一。名家以擅長辯論出名,史上最強詭辯白馬非馬論就是出自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公孫龍。
史上最強詭辯——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名家作為一個學術流派,它主要分為“合同異”派和“離堅白”派。而白馬非馬論就是出自“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公孫龍,他戰國時期趙國人,因為能言善辯,曾做過趙國平原君的門客,在其主要著《公孫龍子》中有一篇《白馬論》,被稱為史上最強詭辯。
當時公孫龍騎著白馬過關口,官吏讓他交稅,在古代騎馬過關是要交錢的,於是他就與官吏論證出白馬不是馬。在辯論中公孫龍主要通過三點來證明白馬不是馬,他認為白和馬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白”是形容顏色的,而“馬”是具體的物體。二者有根本區別。
若說是“馬”,那其他顏色的馬都可以滿足,若單指的是“白馬”,那其他顏色的馬就不滿足,如果白馬是馬的話,那馬和白馬應該是一樣的,其他顏色的馬也可以滿足,但是卻滿足不了”白馬“這個條件,所以這兩個概念是有區別的。
而後公孫龍又說,若是馬沒有顏色之分,那麼所有的馬都應該叫“馬”,那就沒有白馬、黑馬、黃馬“這些名稱了。白馬得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馬,二是馬必須是白色的。所以認為有馬,就是有白色的馬,就不對了。白可以描述一切白色的事物,馬可以代表所有的馬,但白馬隻能代表白色的馬,不能代表白色之外的黃馬、黑馬等。
也有一些名家認為白馬非馬其實就是詭辯論,像儒家的荀子、莊子以及法家的韓非子都持反對意見,我們普通許多人看完之後有點暈,其實公孫龍之所以提出白馬非馬論,主要目的是想明確事物的具體概念和邏輯,不能夠以偏概全、混淆視聽,這才是名家宣揚的道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