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大佛左側的棱雲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坐像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著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這裏是大佛頭部的右側,也就是淩雲山的山頂。此處可觀賞到大佛頭部的雕刻藝術。大佛頂上的頭發,共有螺髻1051個。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髒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裏麵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裏保存,可惜於文革被毀。
4、官方名稱
樂山大佛是後人對這座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大佛的通稱。建造於唐代的這座大佛,真實的官方名稱卻一直是迷。事實上,根據後來諸多專家考察證實,這座被稱為樂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實官方名稱應該是:嘉州淩雲寺大彌勒石像。
1989年,曆時兩年多的治理樂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項目正式啟動。其間,在用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對樂山大佛進行全身透視體檢的時候,發現大佛龕窟右側臨江一麵的懸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淩雲寺大彌勒石像記》碑。經實測,該碑高6.6米,相當於兩層樓房的高度;碑寬3.84米;麵積為25.08平方米。這通摩崖碑的發現具有相當重大的曆史意義:它不僅直接確定了這座石刻雕像的真實官方名稱,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遺產的樂山大佛現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獻。
5、文物保護
樂山大佛在漫長歲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自明、清以來的數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麵目全非。
1962年,政府撥專款對佛像作全麵維修,1982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政府撥款對大佛頭部進行了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一些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
1996年12月,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6月,大佛的保護工作正式啟動,文物保護專家開始前期考察。管委會2010年內對大佛進行全身係統體檢,確定和製定維修方案,並上報國家文物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得到批準後,修繕工作在2011年正式實施。
2011年大佛的修繕工程主要包括修複大佛頭頂部分發髻附著物脫落和頭頂長草,麵部鼻黑臉花,胸部滲水,手腳部分表皮脫落和加固大佛左側岩體五個方麵。
2011年7月,樂山大佛和其周邊的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被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
6、宗教內涵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佛經說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雲經書》,證明她是彌勒轉世,百姓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登上帝位。由於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國塑鑿彌勒之風大行。樂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則天時代僅20餘年,所以當海通修造樂山大佛時,自然選擇了彌勒佛,而且彌勒佛既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同平息水患的鎮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國漢地佛教文化中,彌勒佛造像的變化是很大的,第一階段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交腳彌勒;第二個階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第三個階段是布袋彌勒。樂山大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照《彌勒下生經》所描述,彌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要求他的五官、頭、手、腳、身都具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特征。樂山大佛整個形體超凡脫俗,頭上的發髻、闊大的雙肩、高而長的眉毛,圓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規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寬肩細腰,在大佛身上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壯實的雙肩,飽滿的胸脯,體現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時尚。樂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雙腳自然下垂,這與印度佛像的結跏趺式也不一樣,因為大佛是修來鎮水的,這種平穩、安定的坐式可以帶給行船的人戰勝激流險灘的勇氣和決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