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嗔癡是什麼意思,佛教中常說的三種負麵情緒(又稱三不善根)
在佛教文化中,貪嗔癡被稱為三度,又稱為三不善根,它是三種負麵情緒。那貪嗔癡是什麼意思呢?貪就是對順境貪愛,且非得到不可,不然就會不甘心。嗔就是指對逆襲嗔恨,不如意就會發脾氣。癡就是指是非善惡不分,不明白事理真相。
一、關於貪嗔癡的介紹佛教中貪嗔癡被稱為三毒,它們能夠殘害身心,那貪嗔癡是什麼意思呢?先來說說貪,貪簡單一點說,就是指貪欲,有些人如果沒能滿足自己貪欲,就會一直心不甘情不願。貪是佛教修行的大敵,貪就是指對自己喜好的動心無厭足、無休止的占有心理。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嗔與貪相反,貪是對事物不滿足的占有心理,而嗔則是對事物鏟鏟厭惡、憤恨、惱怒的心理。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意的人和事,產生怨恨的情緒,是修行的大忌。在社會中,容易產生嗔怒情緒的人,往往容易做出過激的事情,從而對別人造成危害。
癡,就是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一些人不辨是非善惡的癡,其傷害不亞於貪和嗔。所以佛教認為,癡既為一切煩惱之所依,也是根本煩惱之一。佛教將貪嗔癡稱為三毒,在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想要保持心靈的純淨,貪嗔癡是大忌。
二、佛教六字真言是什麼意思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是佛教經典名詞,藏傳佛教將這六個字看得很重,認為這六字真言是經典的根源。據說這六字箴言,乃佛教的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箴言”,不同字都有不同思。有藏族學者認為,這六字真言的解釋......【查看詳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